在武汉光谷,藏龙岛上,汤逊湖畔,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高等学府——湖北经济学院。
学院东校门景观门,精雕细刻着各种钱币图案的四根16米高的立柱格外引人注目。校园内,有全长3.5公里、宽达14米的学校主环道腾龙大道,有沿校内积思河修建的全长1000米、宽达10米的景观步行道,有保留完好、面积达150亩的 四片自然生态林和面积近180亩的“一河四塘”自然水面,有令人流连忘返、遐想无限的“经济学家长廊”景观雕塑和情景雕塑……漫步在山水交融、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园林式校园,深刻感受到这所现代化大学的勃勃生机。
而让人更为欣喜和震撼的,是学校一系列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是学校走出了一条抢抓机遇,实现速度、效益和质量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百年学府喜遇合并调整新机
湖北经济学院的历史可追述到1907年,由晚清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它开创了我国商科教育的先河。湖北经济学院前身院校,还有创办于1948年的中州农民银行附属银行学校以及创办于1984年的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步伐,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湖北经济学院。
张之洞创办“湖北商业中学堂”,其办学思想是“课实”、“严教”,以及世界眼光和商战能力。这一思想延续百年,承传至今。“重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视地方性和本土化人才培养”已成为三所学校共有的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实用、实干”,是学校在新的发展平台上致力于弘扬光大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党委从2004年开始确立了实施以建立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的“541”工程,即通过建设五大实践教学平台(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互惠性校企合作平台、多样性社会实践平台、探究性科研活动平台、设计性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问题的白领层、创业者、实业家”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大楼更要大师
为了长远发展,学校筹集16亿元资金建设藏龙岛新校区。全校教职工艰苦努力,在三年时间里,完成了两期新校区建设任务,两万余名师生搬至新校区,结束了三校分散办学的历史,实现了一地集中办学。一座集人本、生态、数字理念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在一片湖滩荒野上拔地而起。学校占地2191.8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1.04万平方米。
既重视“大楼”建设,更注重“大师”建设。湖北经济学院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采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的柔性方式,引进了李大明、徐德宽、翟玉勋、周茂荣、黄伟等知名专家教授和海外华人学者担任教学院系主要负责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经济学家蔡昉,长江学者田国强,楚天学者何德旭等学术权威和知名企业家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及创新能力,加快培养技术骨干和青年后备人才。合校以来,学校先后引进和接收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300余人,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从2004年起,学校每年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每年组织新进教师培训、教师授课大赛、实验课授课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5年来,中青年教师中有136人考取博士,209人考取硕士,共派出122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选派10多名中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理论应用能力。
经过5年的引进和培养,湖北经济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798名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共152名,占19%;硕士学位的教师395名,占49.5%;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330名,占专任教师的41.4%。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逐步优化。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近年来,学校获省级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省级教改立项26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3项,重点课题5项,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7项。会计学院教授李长爱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金融学院荣获2007年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另有9人次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倾力打造特色学科
整合三校学科资源优势,倾力打造特色学科。湖北经济学院重点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文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文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按照“三级建制,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教学组织体系,设有10院7系共17个教学单位。现有本科专业3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个。
通过学科间的有机交叉和互补,设立了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中心、湖北教育经济研究所、湖北省鄂莱烹饪研究所、WTO研究所等27个科研机构。湖北经济学院不断结合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走科研强校之路。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6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许建国教授申报的《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项目和李长爱教授申报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理论、体制与效率研究》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金融学院科研团队、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团队被确定为“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近年来,学校先后主办或承办了东亚人口、就业与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UNDP税权划分课题报告暨税权划分理论研讨会,财政部“税制改革座谈会”,首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第二届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及省内的学术研讨会,积极开展名师大讲坛、藏龙论坛、名家讲座等系列研讨和交流活动。
芬芳桃李遍九州
截至目前,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9.5万名专业人才,他们中相当一批已成为经贸、金融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合校五年来,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世界酒店服务业金钥匙”许宏伟;“湖北高校校园股王”梁启彬;“湖北少女作家”郭赛;“大学生创业能手”乔蕾;“海南轮滑之王”石钧维;“小发明家”魏婷等一批时代骄子。陈丹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另有11人被评为“湖北省三好学生”,7人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生干部”,1个班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标兵”,9个班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
2003年以来,经院学子在各类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项36人次,省级奖励5项33人次。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两项,二等奖3项,连续两届获得“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大赛团体一等奖。学校还自主举办模拟证券投资、商务谈判、模拟法庭等学科竞赛,吸引了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组队参赛,这已经成为武汉地区高校具有重要影响的赛事。
本报记者夏斐 本报通讯员张治武 王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