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根据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湖北经济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精心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六大平台,营造“三育人”的良好氛围,用爱与智慧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精心打造思想教育平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新一代
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举办人文艺术讲座,培养学生的思想智慧和正确的选择判断能力,不断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爱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校大力加强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学校现有思政课专任教师3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1人,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学校先后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使科学理论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祖国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想听的形势政策报告
学校经常举办形势政策报告,坚持权威解读重大政策。学校先后邀请陈锡文、蔡窻等专家教授,以及周坚卫、邓道坤、张昌尔、李春明等省领导来校解读党的重大理论政策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同时,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学校坚持理性引导,及时举办专题报告,引导学生擦亮眼睛,明辨是非,顾全大局,理性爱国。
常听的人文艺术讲座
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百余场人文艺术讲座,经常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奉献精神食粮;不定期地举办“海归访谈”系列讲座,传递国际最新成果;经常举办文学、书法、摄影、音乐等艺术讲座,使学生不断吸取人类文化精髓、吸纳世界文化气息、吸收高雅艺术营养,不断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感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对广大学生而言是最生动的思想教育、最直接的成长锻炼,体现的是最真切的社会责任。学校每年都要组织160个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湖北省广大农村、山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星火燎原”行动小分队深入恩施农村,支教帮扶;“阳光学社”实践团队直接扎根武汉社区,践行武汉市“883社区行动计划”。广大同学在基层受教育、增才干、做贡献,谱写了无数感人的篇章。
精心打造学生党建平台,用崇高的理想激励新一代
近年来,学校坚持学生党员“培养、发展、使用”工作机制,着力培养存量,严格控制增量,努力提高质量,使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稳步向前。
激发热情的“培养”机制
学校在新生入校之际就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重心前移,将党的启蒙教育列入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到“早启蒙、早选苗、早培养”。校领导带头作报告,引导学生“知党、爱党、跟党走”。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推荐进党校学习,严把学员“入口关、质量关、结业关”。5年来,全校共有2万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党校培训。
确保质量的“发展”机制
学校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公开答辩制和支部大会票决制。学生党支部根据不同专业和知识结构设计答辩试题库,并提供给发展对象学习,由学生党支部负责人、学生党员代表组成的答辩评议小组负责组织答辩。对预选对象,学生党支部将召开学生党员大会实行民主投票表决。经过“公开答辩制”和“大会票决制”,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体现先进性的“使用”机制
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党员使用的新路子。一是开展“党员示范团队”活动。在日常管理、学习、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党员示范团队”起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开展学生党员进寝室活动。每位学生党员对应一个新生寝室,做新生生活上的亲密伙伴、学业上的良师益友、思想上的引路人。三是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支教、选调生、青年志愿者、参军等活动中,学生党员踊跃报名,带头参加,用模范行为影响周围的同学。
精心打造媒体宣传平台,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新一代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宣传理念,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为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焕发时代气息的传统媒体
学校采用现代化手段使传统媒体焕发时代气息。学校校报坚持社会主义办报方向,广泛宣传学校的全面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正确的舆论指导。创刊以来已出版169期。2007年,学校当选为湖北省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单位,校广播台被省高校广播专业协会评为“广播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宣传橱窗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更换及时,为学生了解学校提供了独特的窗口。
学生喜爱的网络媒体
学校积极主动占领校园网络舆论阵地,开辟有“学校党建”、“学工在线”、“朝阳网”等特色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网上课堂”、“心理咨询”、“电子辅导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专题栏目,引导师生教学互动。学校“山水藏龙”论坛实行实名制,师生可以适时进行思想交流。此外,学校还提供校领导及各部门电子信箱,为学生服务。
提高声誉的对外宣传媒体
学校着力加强对外宣传力度。2004年以来,学校对外宣传近1900余次,其中省级以上媒体700余次。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全面建设和经验作法,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高。
精心打造日常管理平台,用优良的校风塑造新一代
近年来,学校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生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以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奖惩机制,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经常化规范化的养成教育
学校制定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升国旗、出早操、晚点名、安全卫生检查等制度。积极推进以“文化、文明、和谐”为主题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明确提出班级建设发展目标,成立学生公寓民主管理委员会、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人性化民主化的维权制度
学校始终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尊重违纪学生的申述权,保障学生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维护学生的日常生活权益。学校成立了学生违纪处理申述委员会,网上开通了“投诉建议”专栏,定期组织“学生事务恳谈会”。学校对学生诉求的重视和对学生合理利益的维护,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科学化标准化的测评体系
学校坚持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综合与单项相结合,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在学年综合测评办法中,确保测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强调综合测评过程中的原则性和事实依据,确保将测评目的贯穿在测评的每个环节。综合测评的各项指标中,在强调学习成绩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设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单项奖学金。
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学校始终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硕士起点的选拔制度;根据专业方向配备相应的硕士辅导员;坚持辅导员考核制度;明确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制定辅导员教师职称评聘单列的保护机制。为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学校完善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大学生学术导师制度,从队伍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
精心打造资助服务平台,用深厚的情感关爱新一代
近年来,学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引导人,又要关心帮助人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排忧解难,拉近学校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对学生的具体关怀之中。
生活解困
目前,学校已形成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入学“绿色通道”、“校园爱心超市”、“烛光助学金”等各种专项奖学金在内的困难学生立体资助体系,实现了“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学校始终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刻苦学习,诚信做人。2006年9月7日,湖北省领导到校视察,对学校助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心理解压
学校建立了心理知识普及、咨询、治疗门诊和心理问题研究“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程;组织“阳光心灵”系列讲座;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发行专刊《心苑》、举办沙龙、制作“心灵剧场”;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网站;组织参加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赛;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快速反应机制,做好重点学生的转化工作,曾成功阻止多起因心理因素而诱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就业解难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实行“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网站、开通远程面试系统、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召开供需见面会,广开就业门路,收集就业信息;强化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励志•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站,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目前,学校与省内外70多家企业共建了实习就业基地,与香港两家餐饮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平台,用和谐的环境熏陶新一代
近年来,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形成了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度融合的校园精神
为确立学校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基础,学校遴选确定了“厚德博学,经世济民”作为校训。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用不到三年时间建起一座现代化校园,实现了原三校实质性融合。学校党委书记周元武将这种精神概括为“忍辱负重、坚韧不拔、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校园精神。校训和校园精神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石,成为全体经院人坚定自信、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
现代化的校园环境
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建起了“人本、生态、数字化”新校园,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新校区建设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方便师生的原则,同时,加强了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水域和植被,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
目前,学校已逐步形成以专业性学科竞赛、学术讲座、文体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为主干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生社团每年都要组织举办“大学生科技节”、“春之声”、“秋之韵”等150多项文化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的“经济学家长廊”雕塑项目已成为经院最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昔日的“文化孤岛”变成了今日的“文化绿洲”,学校已初步构建起满足学生文化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 (王新军)